close
中日作為一衣帶水的鄰邦,飛龍刻字筆兩國人民的交流與往來非常頻繁。特別是日本先行一步進入發達國傢行列後,越發在科技與衛生等領域形成自己獨特的文化,影響著周邊各國。前段時間國人瘋狂趕赴日本搶購馬桶蓋,日本小傢電再次受到眾人的矚目。事實上國內並非沒有類似的商品,但為何去過日本的遊客總會情不自禁地帶回些“Made in China”的日本產品?其中的緣由可能與國人在日本體驗到的生活方式有關。從坐便拭菊到淋浴泡澡,中國人與日本人其實在衛生間裡演繹著完全不同的故事。
廁紙是扔廢紙簍裡還是馬桶裡?
日本人並非一開始就接受溫水洗凈便座(智能馬桶蓋在日本的通俗叫法)這種新鮮事物的。其實日本的衛生間分為兩種風格,一種是傳統的和式,另一種是西式。西式的代表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沖水馬桶,和式的代表我們也同樣熟悉,它就是蹲坑。但蹲坑已經很少見於日本的傢庭以及城市街頭的公共廁所,你一般隻會在偏僻的公園與郊外看到它。二戰前,日本人還是普遍使用傳統的蹲坑或者是木制馬桶。二戰後隨著美國文化的逐漸入侵,日本人開始加速轉向沖水馬桶的使用。特別是1964年日本東洋陶器(當年的TOTO)引進美國的溫水洗凈便座後,日本人的衛生觀念有瞭極大的轉變。
(日本的溫水洗凈便座)
溫水洗凈便座在日本以外還有一個說法是免治馬桶,這裡的“治”取的是“痔”的諧音,意思是這種馬桶可以免於手動擦拭,減輕痔瘡的痛苦。1964年當年的TOTO率先從美國引進這種設備後,1967年伊奈制陶也就是INAX生產出瞭第一款日本產溫水洗凈便座,隨後各大傢電或衛浴廠商相繼跟進。經過幾十年的市場競爭與宣傳後,如今日本的溫水洗凈便座普及率已經達到七成以上。無論是傢庭、酒店,還是學校、公共廁所都大范圍使用瞭溫水洗凈便座。如此高的普及率與覆蓋程度是國人不能想象的,所以那些“見識短”的遊客在受到震驚之餘,不免也要買幾臺馬桶蓋回國壓壓驚瞭。
(日本的公共廁所)
不過中日衛生間的差異,不僅僅體現在設備上。記得早些年中國人還沒有“占領”日本的時候,國人在使用日本廁所時往往會將用完的廁紙扔到馬桶旁邊的垃圾桶裡。在國內這可能是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但日本人卻有些小題大做地指責中國人不禮貌。原來日本人從來都是將用過的廁紙直接丟進馬桶裡沖走,而不是像中國人那樣分開丟棄,至於馬桶旁的垃圾桶則是主要用來丟棄手紙或是不用的衛生巾。試想下如果清潔人員突然在這垃圾桶中瞧到瞭平生未見、沾著點黃色的廁紙,那確實是大開眼界瞭。
中國人與日本人的這一習慣差異,與各自的衛生設施條件有關。中國開始大面積普及沖水馬桶不過是近二十年的事,早期的沖水馬桶沖力不足,加上居民區下水道不通暢等問題造成馬桶往往無法沖幹凈。我們之前還做過不同廁紙的濕潤測試,發現有些廁紙沾水後依然帶有強烈的韌性,這些不易融化的廁紙也加劇瞭馬桶堵塞。所以小時候大人們經常告誡我,用完馬桶後要記得將廁紙丟進廢紙簍裡,不要扔進馬桶。結果中國人到瞭日本後看到馬桶旁邊也有一個廢紙簍,於是也照扔不誤。哪知道日本人用的廁紙基本都是可溶設計,沖入下水道後就會自行分解,完全不需要另外丟棄。
所以國人下次去日本旅遊或是做客時,記得一定要將用過的廁紙丟進馬桶裡啊,對自己、對清潔人員來說都方便。不過據說國人的這一習慣在日本已經改善瞭許多,似乎很少見到相關的新聞和消息瞭。其實至今,我在馬桶旁邊看到個廢紙簍,依然有種想將廁紙丟進去的沖動,也真是醉瞭呢。
深植在日本人骨子裡的泡澡文化
說到衛生間,總離不開浴室這一話題。盡管我們理解中的衛生間概念,已經寬泛地包含瞭浴室,但其實在大多數日本傢庭中,衛生間與浴室是兩個相對獨立的房間。
(典型的日本浴室,會留出寬裕的淋浴空間)
(中國衛生間大多是這種洗漱、金屬刻字筆淋浴一體化的)
衛生間裡有盥洗盆,有馬桶,有鏡子。而浴室裡則有淋浴頭與浴缸,兩間房間會用一道拉門隔開,這就是日本傢庭常見的衛生間佈局。國人的衛生間則是去除瞭“門”這一隔離物,直接將衛生間與浴室的作用融合在瞭一起,浴缸的一側一般都會有簾佈防止水濺出。在日本的傢庭浴室中,淋浴頭也往往不是位於浴缸上方,而是移至浴缸外側,這又是日本人與中國人的習慣差異。去洗過日本溫泉的人都知道,在泡溫泉之前一定要先將身子洗幹凈,脫完衣服就一頭栽進溫泉裡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為。
(在泡澡前先洗幹凈身子,被日本人視刻字鋼珠筆為一種禮儀)
即便在傢裡,日本人也將這一原則貫徹到底。他們有非常深厚的泡澡文化,對於泡澡的流程有著細思恐極的講究。當日本人要泡澡前,都會在衛生間裡脫好衣服然後走進浴室並拉上門。他們並不急於泡澡而是事先在浴缸一邊裡放著水,一邊在空曠處用淋浴的方式擦洗身子,這時他們甚至會拿個小板凳坐著洗,而不是像國人那樣站著洗。等差不多沖完澡後,浴缸裡的水也放滿瞭,此時他們才會慢吞吞地躺在浴缸裡靜靜地享受著。日本人將洗澡視為一種放松身心、解除疲勞的方式,所以即便是工作繁忙也會在晚上找時間一個人安安心心地泡澡。比如EVA中的葛城美裡就很喜歡泡澡,哪怕隻是回傢取個文件,在趕去NERV總部前都會進浴室泡個澡。她有一句名言:“泡澡可是生命的洗禮哦。”聽到這句話的碇真嗣感覺三觀都被顛覆瞭。
至於日本人為什麼如此嚴格地遵循”先沖澡後泡澡“的流程,這與日本的環保觀念有關。要知道如果一傢三口相繼都要泡澡的話,一個人洗完後泡澡的水是不會放掉的,而是留著繼續給傢人洗,最後泡澡的人還要把浴缸清洗完畢。幾乎所有傢庭都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日本人的節能意識確實讓人欽佩。所以必須保證洗澡水的清潔,不能混入洗發水、沐浴露等洗浴用品。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單獨開辟淋浴的空間,但在國內基本是不會有如此寬裕的位置的,人們大多都站在浴缸裡對著淋浴頭沖澡。
為瞭保證洗澡水在多次使用後依然有著適宜的溫度,日本人還會在浴缸上加裝浴缸蓋。盡管日本的浴缸大多配有電子恒溫器,當洗澡水的溫度低於設定溫度時就會自動加熱,但日本人的節能意識再次高漲。像毛毯一樣可以卷起來或平鋪的浴缸蓋能夠起到很好的保溫作用,洗完後鋪平浴缸蓋就可以保溫至下一個人繼續洗,人們還說蘋果的Smart Cover就是借鑒日本浴缸蓋的設計呢。我第一次見識到這一玩意兒,還是在名偵探柯南第40集《企業傢千金殺人事件(前篇)》裡,之後發生瞭什麼大傢都知道瞭。
相比之下,國人的泡澡方式就簡單多瞭。無論是自己傢裡洗,還是大浴室裡洗,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往水裡跳再說。泡到一半後就在浴池旁邊抹肥皂,有的浴室工作人員會提醒你不要讓肥皂泡沫流到池子裡,有的就完全無視瞭。去大浴室裡泡澡的經歷,也算是我的童年回憶瞭。現在人們去洗溫泉,也是會事先在淋浴區裡沖好再洗。但是國人確實沒有非常固執的泡澡文化,淋浴依然是SKB刻字筆最主流的洗澡方式。
衛生間是個神奇的地方
是的,衛生間是個神奇的地方。關鍵時刻,我們在裡面排憂解難。疲乏之時,我們在裡面放松身心。每天早上,我們還會在裡面精心打扮。遇到不方便讓女友聽到的電話時,衛生間還是絕佳的私人領地。總之,盡管國人與日本人在衛生間的使用方式上有著很大的差異,但這並不會影響我們使用衛生間的初衷。祝大傢在衛生間裡總是能有愉快的心情,這才是最重要的!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1B553B91BC4CC77B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